研究方向、团队与成果---光传感和信号处理研究
学术带头人:【交大】何祖源;【北大】王子宇
研究团队:【交大】樊昕昱、杜江兵、刘庆文、马麟、邓晓旭;【北大】焦秉立、李正斌、杨川川、李力
研究内容:重点研究光纤及光子传感的基础理论、器件原理及信号处理方法,如新型光学陀螺机理、分布式光纤传感、生物传感等。
重要成果:
提出了采用微扰概念解释基于结构的慢光对陀螺效应的放大机制,这是目前国际上解释慢光陀螺机理的两个理论之一;研究了慢光机制——弱耦合谐振腔诱导透明(CRIT)的谱展宽机理和应用;利用该机理研究了集成波导器件受Sagnac效应的影响程度以及通过慢光获得超高灵敏度的Sagnac干涉仪的机理。
在全数字光纤陀螺仪实用化研究方面,提出全光纤陀螺仪光路的新型最小互易结构,使光路器件数从6个减少为5个,这是全光纤陀螺仪问世30余年来光路最小互易结构的首次结构性进步。在抑制陀螺仪零点漂移,扩展陀螺仪动态范围等方面提出了多项新颖的技术方案。
研究小组已申请15项国家发明专利和3项美国发明专利。这些创新成果使光纤陀螺仪的总体技术指标得到大幅提升,获得国防863项目的支持,获得广泛应用。
|
|
|
高精度光纤陀螺仪
零漂稳定性 <0.05°/hr
角度随机游走 <0.002°/ Ö hr
功耗 < 2 W
全数字工作模式
零点自动校准 |
中精度光纤陀螺仪
零漂稳定性 <1.0°/hr
角度随机游走 <0.02°/Ö hr
功耗 < 2 W
全数字工作模式
零点自动校准 |
油井测斜光纤陀螺仪 (Æ32mm)
零漂稳定性 0.1°/hr
角度随机游走 0.002°/ Öhr
功耗 < 2 W
全数字工作模式
零点自动校准 |
服务产业